孩子才是自己人生的設計師。

七次轉學后入學“北下關”,童漠男的家長真的是絕望了嗎?

2022-11-12 09:31:06發(fā)布     來源:成長的可能    作者:張蔚斐  

  專家|李厚儀

  文|張蔚斐

  來源|成長的可能

  上周,《脫口秀大會5》播出了第八期,“北下關小學”火了。

  脫口秀演員童漠男分享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從小有“注意力缺陷”的他小學階段經(jīng)歷了7次轉學,他的父母從“教育焦慮”中走出來,逐漸“想開了”,決定把快樂童年放在第一位,送童漠男去了北下關小學,在那里度過了輕松的小學時光。

  童漠男提到,他父母原本一直送他去比較好的小學,認為在好的環(huán)境中,孩子的注意力缺陷自然能好轉。

  微信圖片_20221110210351.png

  但是童漠男在好的學校不僅成績跟不上,和同學也沒有共同語言。他在看動畫片,同桌在看《傲慢與偏見》,聊不到一起,學習也跟不上。

  后來在不被其他人看好的、快樂教育的北下關小學,他才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好朋友,同學之間比較聊得來,學習沒那么吃力。后考入北京體育大學英語系,碩士畢業(yè)于佛羅里達大學,成為優(yōu)秀的脫口秀演員。

  這段“北下關小學”的經(jīng)歷后來也被他寫成了脫口秀專場的表演稿,收獲好評無數(shù)。從他未來的人生經(jīng)歷來看,每個人都會感慨他的家長做出了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放到當時,這樣的決定需要莫大的勇氣。

  從童漠男的經(jīng)歷來看,家長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家長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為此,我們對話了有著20年教學經(jīng)驗的原北京四中名師李厚儀,李厚儀指出,在與孩子個人能力相匹配的學校里,孩子會更容易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獲得自信。

  #1

  孩子在與自己能力匹配的環(huán)境里成長,更容易找到自信

  節(jié)目播出后,“北下關小學”成為很多人心目中快樂童年的代名詞。

  一所下午3點已經(jīng)放學的學校;

  一所沒什么學習壓力的學校;

  一所被大家評為不是對孩子絕望的家長不會把孩子送去的“菜小”。

  卻讓童漠男覺得這就是自己的家,找到了童年的快樂。

  1.png

  雖然目前為止,“北下關小學”已經(jīng)被其他小學合并了,但這所已經(jīng)不存在的小學還是勾起了不少曾經(jīng)的校友的回憶。“北下關小學”變成了沒有雞娃、沒有內卷、快樂松弛的代名詞。

  李厚儀提到:“快樂童年這個事情,很容易讓家長走入另一個極端。”

  快樂童年最重要的一點是給孩子強迫性的任務少一點,但是也并不等于沒有任務。如果家長把孩子的快樂童年理解為“躺平”,什么都不學什么都不管,那他即使現(xiàn)在有了所謂的快樂童年,未來也不一定能快樂。

  在童年,用一種孩子喜歡的方式去養(yǎng)成這個年齡段該養(yǎng)成的習慣,才是完美的快樂童年。

  在小學階段的學科素養(yǎng)并不一定要通過做題、考試來實現(xiàn),興趣的培養(yǎng)很重要,比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閱讀,而不是教他必須在幾歲認識幾個字;帶著孩子觀察生活中的數(shù)學思維,而不一定要教他具體的數(shù)學公式。如果從小學階段開始沒有任何學科素養(yǎng)的建立、也沒有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到了初高中,學習還是會容易出問題。

  在童漠男的故事里,我們也會對擇校產(chǎn)生一定的思考,選對了學校,也給快樂童年奠定了基礎。是不是選一所適合自己孩子的小學遠遠比追求一所重點小學更重要呢?

  “其實,在擇校這個問題上,只有孩子在與自己能力匹配的環(huán)境里成長,才更容易找到自信,而自信是在孩子的童年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李厚儀說。

  他提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環(huán)境并沒有非常直接的因果關系,在過去,一些學校教學水平是真的有限,老師水平不高、信息閉塞,確實會影響一部分孩子的成績。但是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時代,大部分學校的環(huán)境都不會太差,影響不是很大。如果這個孩子的成績足夠好、足夠優(yōu)秀,他只會越學越自信,做什么事都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充分認同,認同對于一個小學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是像童漠男這樣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還是普通的孩子,在小學期間如果和班級里的同學都不能合拍,學習或者娛樂都不合群的話,其實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童漠男能從那段經(jīng)歷中走出來的關鍵,就是他提到了在北下關小學里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好朋友。

  童漠男在學校里認識了朋友,也就是獲得了認同,從老師和同學那里找到了自信。

  即使是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如果在一個班級里沒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和別人同拍,他很容易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長時間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給他留下陰影,也不利于他未來的成長。所以,我們家長在把大量精力投放在孩子的學習上之余,也要考慮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年時期有沒有找到朋友,有沒有通過朋友的認同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歸屬感,這比什么都重要。

  #2

  家長適時的“放棄”和“后退”,實際上是另一種前進的智慧

  “雖然這并不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但我們還是可以從這個個例中看到一些值得家長學習的地方,尤其是童漠男的父母,他們的理念是很值得學習的。”李厚儀指出。

  起初,童漠男的父母和大多數(shù)父母一樣,對孩子有期待,所以他們曾經(jīng)轉學了七次,父母也曾有“教育焦慮”。這是不是很像我們現(xiàn)在的很多家庭?父母總有高期待,但總在為孩子的學習而焦慮。存在孩子始終達不到父母的期待的情況,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童漠男的父母選擇了“干脆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童漠男家長的可貴之處在于,當他的孩子面臨不適應的環(huán)境時,果斷地做出了退讓,選擇讓孩子去一個更適合的環(huán)境成長。這其實才是對孩子而言最有效的幫助。看似時一種后退,實際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但是大多數(shù)家長的做法不是這樣的,對于大多數(shù)家長而言,承認自己的孩子沒那么優(yōu)秀是一件很難的事,他們選擇追著孩子、不斷推著他們繼續(xù)往前。

  所以我們說,真正智慧、開明的家長能夠從孩子自身的特性出發(fā),看到什么樣的環(huán)境時適合孩子的,做出最恰當?shù)倪x擇。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幫助者”的角色上,而不是用自己的盲目期待去拽著孩子去夠他夠不著的目標。這是最累的,不僅孩子累,家長也累。

  童漠男的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在比較好的學校里確實跟不上之后,認為與其那么累,還不如給孩子快樂童年。這個想法本身就是非常值得去學習的,大多數(shù)家長做不到,他們永遠不想放棄自己的孩子,哪怕有一點點希望,也要把把孩子拽著往前。

  雖然童漠男在段子中調侃父母是對他“絕望”,才給了他“真正的包容”,但其實這份包容本身就是親子關系之間非常難能可貴的。

  2.png

  家長在孩子人生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這種自我認知定位很重要。真正智慧的家長,會選擇站在孩子身后,為他搖旗吶喊、鼓掌助威。在孩子自己往前走的過程中,如果他遇到了什么困難,家長幫助他一起分析解決就是最好的。而不是家長事先預設好孩子的人生道路,該上什么小學、上什么初高中、到了大學要學什么專業(yè),這都是家長的一廂情愿。

  “家長應該是孩子的人生導師,而不是設計師,孩子才是自己人生的設計師。”李厚儀說,“當他們在設計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尋求幫助時,我們家長作為導師去引導他的思路,幫助他解決一些問題,再往前走一走,才是關鍵,而不是規(guī)劃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