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育中的游戲是親子關系的橋梁。

陪孩子做游戲,也是一種養(yǎng)育方式?

2022-09-12 11:22:54發(fā)布     來源:成長的可能    作者:張蔚斐  

  文|張蔚斐

  pexels

  來源|成長的可能

  開學第一周,每天早晨都能在路口看見背著書包上學的學生,孩子們的學習生活逐漸恢復節(jié)奏,家長也有了片刻放松。

  果茉媽媽就頗有感慨,上學期,因為疫情的原因,7歲的果茉在家上了一段時間網(wǎng)課,她發(fā)現(xiàn),在她們家,居家上網(wǎng)課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的情緒,孩子面對冷冰冰的設備,沒有互動感,沒有現(xiàn)場感,也不像在學校里一樣,下課里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果茉媽媽明顯能感覺到孩子的失落。“她那段時間總問我,什么時候才能去學校上課?”

  剛開始,果茉媽媽以為孩子只是不習慣網(wǎng)課,或是在家自律性不夠,排斥學習,就從這方面找原因和突破口,直到有一次,果茉拿著一塊乒乓球拍問她:“媽媽,可以和我一起玩乒乓球嗎?”

  在客廳里玩了幾小時乒乓球的果茉情緒明顯好了很多,家里場地有限,兩人用球拍玩起了簡單的顛球小游戲,比誰能用球拍顛更多球不落地。雖然只是簡單的小游戲,也讓果茉媽媽突然反應過來,孩子需要游戲來緩解情緒。

  “尤其是對于性格開朗的果茉來說,平時在學校里和同學相處挺愉快,放學回家也會和樓里的小伙伴一起玩,是個愛玩的性格。居家后,突然沒人陪她玩了,爸爸媽媽只關心她的生活和學習,在游戲這一塊突然空缺了,孩子特別不能適應。”果茉媽媽總結(jié)說。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伙伴,家長陪孩子玩游戲的時間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家長似乎把“游戲”本能地劃分為孩子之間的交往模式,但是實際上,游戲和養(yǎng)育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很多家長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做游戲,總覺得“游戲”比家務、工作都困難很多,誠然,無憂無慮玩耍的日子離很多家長已經(jīng)過去了很多年,走進孩子的世界不容易,但游戲其實并沒有我們想得那么復雜,在育兒方面,也比我們想象的更有效。

  #1

  養(yǎng)育中的游戲是親子關系的橋梁

  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在《游戲力》一書中提到:基于玩耍式游戲的養(yǎng)育方式,即游戲力,是重建良好的親子關系的橋梁,游戲可以幫助家長進入孩子的世界,以孩子的方式重新建立自信和親情。

  有的家長總問:“怎樣才能更了解孩子?為什么孩子與我的溝通越來越少了?”很多家長之所以感覺自己和孩子越來越有距離,和思維模式的差異也有關系。比如,有時候家長就是無法理解孩子:他怎么能在沙灘上挖一下午沙子?她怎么能和洋娃娃說一下午的話?不無聊嗎?有意義嗎?

  的確,游戲在家長看來,似乎并沒有鼓勵孩子背幾個英語單詞來得有意義。

  對于成年人來說,游戲意味著放松,但對于孩子而言,游戲是“工作”,尤其是低幼的孩子,游戲就是他們在這一年齡階段最重要的發(fā)展任務,他們在游戲中探索世界,同時,“游戲”也是他們熱愛的“工作”,并不會覺得無聊。

  對孩子的不理解和現(xiàn)實生活的忙碌,讓家長很難投入“游戲”中去。

  科恩博士在《游戲力》一書中指出:“‘游戲力’的方式并不只限于傳統(tǒng)的游戲時間。實際上,它隨時隨地都可能發(fā)生。“游戲力”源于游戲,但其內(nèi)涵要比游戲更為豐富。從枕頭大戰(zhàn),到一起逛商場;從安慰哭泣的孩子,到一起修理自行車;從討論規(guī)則,到準備上學;從運動受傷時幫他克服沮喪,到在床前聆聽孩子講述他的恐懼和夢想,都可以進行‘游戲力’。”

  科恩博士還用一個簡單的游戲做例子,其實在游戲中,家長能收獲很多。

  例如,親子間相互拋擲壘球。假如父母能像用顯微鏡觀察事物那樣認真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就能發(fā)現(xiàn)一個簡單的接球練習其實具有很多功能。孩子正在訓練手眼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父親與孩子玩得非常開心;經(jīng)過苦練,孩子終于掌握一個新技巧,還得意地露了兩手;壘球飛來飛去,劃出美妙的弧線,就像架起了一座親子間的空中橋梁;父親的夸贊,如“漂亮”、“接得好”,都會給孩子帶來自信,并讓孩子對父親產(chǎn)生信賴感。

  顯然,游戲讓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親密了,游戲一直是建立親密關系的最佳方式之一。當你問到孩子,什么是游戲?他們會告訴你:游戲是和朋友一起做的事。而父母也可以通過游戲獲得孩子們的信任和分享。

  這也是游戲在養(yǎng)育中的第一個意義:滿足人們對連結(jié)、對親密情感的無盡需求。在家庭親子關系中尤為重要。

  #2

  游戲是孩子交朋友、體驗生活和探索學習的主要途徑

  近日,一則小女孩“過家家”的視頻在網(wǎng)絡走紅,扮演醫(yī)生看病、扮演收銀員、做菜,沉浸式的體驗讓人忍俊不禁。

  這是每個人童年都有過的經(jīng)歷,孩子們扮演成各種社會角色,組織起自己的小世界。從游戲力的角度來看,“過家家”對于孩子來說意味著什么呢?

  科恩博士指出:“日常家庭生活里發(fā)生的種種情形,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他們想知道一切事情的究竟。通過游戲,他們學會了做飯燒菜、清潔整理、上班下班、爭吵辯論、看護嬰兒。周圍發(fā)生的一切,他們都看在眼里,學在心里。反復練習這種游戲,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這就是“過家家”游戲?qū)τ诤⒆拥奈?。家長完全可以參與進去,因為對于孩子來說,家長的一切反應對他們來說也是充滿吸引力的。

  孩子總是通過游戲來認識世界?!队螒蛄Α芬粫信e了一個例子:兩歲的小家伙把食物扔到地上,為什么我們大人不會感到有趣?因為我們知道地心引力的存在。但作為孩子,他并不知道。食物掉到地上一百次了,他還是看得津津有味。世界對他而言是全新的、有趣的,就連家長的呵斥也是新奇的體驗。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珍貴的,他們的自信往往在這一探索世界的階段中被慢慢培育出來。而不斷練習游戲,能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如果孩子在游戲中的體驗并不那么愉快,程度也不夠深,他們也許會表現(xiàn)出無力感,擔心受傷,害怕被拒絕,對探索世界缺乏信心。

  #3

  假想游戲,培養(yǎng)情緒康復力

  很多家長對于帶孩子去醫(yī)院這件事常常感到無力。孩子在醫(yī)院里打針,又哭又鬧,傷心到了極點。其實這時候孩子的哭鬧并不是因為無理取鬧,而是因為他真的感到害怕,但表達能力有限,只能用哭鬧表達內(nèi)心的情緒。

  這時候,假如家長和孩子回到家玩一個“過家家”的游戲,重現(xiàn)醫(yī)院的場景,孩子這時候最想扮演的是誰呢?應該是醫(yī)生或護士。而爸爸媽媽、家里的其他大人或者毛絨玩具則會成為他的“病人”,假裝不愿意看病,他希望在游戲中,自己是強勢的一方,看到別人的恐懼。

  科恩博士指出:“這樣的角色轉(zhuǎn)換雖然簡單,效果卻很好。”

  被打針的遭遇讓孩子感到無力,如果家長還因此責怪他,他會感到更加傷心。

  “被打針的遭遇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無力,并讓他聯(lián)想起過去所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挫折,想到自己不能對做什么、吃什么和穿什么做出選擇,以及其他數(shù)不勝數(shù)的無法由他決定的事情。去醫(yī)院當然不是他的主意,但是打針游戲卻能讓他心情好起來。他看到大人也有無能為力、絕望、丟臉的時刻,而他這次卻是強大無比。”

  游戲可能只是假裝的,但從悲傷中振作起來的需求卻很真切。孩子選擇這個假想游戲,是因為他需要克服打針所留下的真實痛苦。這不僅僅是好玩而已,還帶著很強的目的性。它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再次經(jīng)歷整個過程,讓恐懼感通過哈哈大笑聲釋放出來。這就是孩子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玩這個游戲的原因。

  游戲力在養(yǎng)育中的價值愿意超過我們的想象,不必把游戲想得太復雜,簡單的游戲也有很大的能量。游戲可以培育親密,幫助孩子遠離孤獨感;培育自信,遠離無力感;還能幫助他們培養(yǎng)情緒康復力,讓他們不再深陷悲傷。

  文獻參考:《游戲力:笑聲,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與勇氣》美·勞倫斯·科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