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的道路必然艱辛,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

650萬美金藤校招生賄賂案揭露的三件事和四個道理

2019-05-05 10:29:15發(fā)布     來源:水哥談留學    作者:曹賢水  

  文|曹賢水

  在這個第一次變成4天的“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藤校招生丑聞繼續(xù)發(fā)酵,一則新聞又刷屏了。美國名校錄取賄賂案中最大的冤大頭——用650萬美金(合4376.9萬人民幣)把女兒送進斯坦?!綎|首富步長集團趙某被洛杉磯時報曝光了。在這次目前有50人被控告的名校招生賄賂案中,中國的兩起尤為引人關注。另一起是Sherry Guo的父母——花了120萬美元(合808萬人民幣),而其他涉案金額在25-40萬美金左右。所以視角學社對這起丑聞華人的角色定位是:行賄主力和冤大頭雙重角色

  我不喜歡當吃瓜群眾,愿意獨立思考的朋友也不應該停留在看個熱鬧,八卦下隱私這種程度。而且這件事情其實有利于我們科普美國私立頂尖名校招生邏輯。所以我把自己關于這件事情的三件需要知道的事情,以及我覺得對大家可能有用的四個道理分享出來。

  通往美國頂尖大學三扇門

  魔鬼在細節(jié)(Devils in the detail)。我給大家列一些目前媒體所公布的信息,如果大家能爬梯子,會發(fā)現(xiàn)更多細節(jié)。

  這次案發(fā)之后,學校積極配合FBI的調查,沒有校方領導涉案。他們認為自己是受害者

  目前涉案50人中沒有一名學校招生官員,只有學校教練被控告

  美國媒體對這次案件主謀辛格的做法用了一個詞:“side door”(意為側門)

  趙某是通過摩根斯坦利駐洛杉磯地區(qū)投行經理認識辛格

  知情人士稱該經理經常帶辛格出入其辦公室,并鼓勵其投資顧問想公司客戶推薦辛格的大學升學服務

  起初摩根斯坦利拒絕評論,之后發(fā)言人發(fā)聲明稱:一名投資顧問公司MichaelWu因不配合內部調查被解雇,公司正在配合政府部門調查

  Michael Wu的律師則稱:辛格欺騙Wu說這筆錢會用來作為獎學金、員工工資和項目拓展;摩根斯坦利在Wu還在國外,正準備和公司全面配合的時候解雇了他

  ……

  所謂前門(front door),就是目前通過正常途徑用十幾年時間提升硬實力(hard skill)和軟實力(soft skill),通過慘烈競爭:不到10%的錄取率(2019年美國超級五強-HYPSM-錄取率分別為:哈佛4.5%,耶魯5.91%,普林斯頓5.77%,麻省理工6.6%,斯坦福去年開始不公布,但2018年是最低的4.3%,八所藤校只有康奈爾因為學校大招生生人數(shù)多超過10%)被錄取。

  所謂后門(back door),在美國頂級精英學校,尤其是前二十的頂尖私立學校,為了自己的利益,學校通過后門通過后門照顧一些特定群體。Daniel Golden在《The Price of Admission》中揭露了名校招生潛規(guī)則。有能力對學校捐錢的富豪的后代,校友后代(英文是Legacy students,特指那些其家族中有人是該學校本科生的學生,和Alumni這個校友并不相同,碩士期間成為該學校學生的可以成為Alumni但不被看作Legacy群體),能夠給學校帶來聲譽的明星,能夠對學校體育成績帶來幫助的體育特長生,教授子弟,在本科招生時可以通過“back door”(后門)以明顯較低的條件進入該學校。

  這兩扇門,第一扇,前門,難度極大,廣為人知。第二扇門,后門,涉及的學校和相關人士都會很低調,屬于內部小圈子的共識。像我們這類從業(yè)者,無論中國還是美國,絕大多數(shù)都是聚焦于前門,研究或關注第二扇門的來龍去脈。因為前門是公開、透明規(guī)則下的競爭,大家各憑本事、實力、技術。而后門雖然大多數(shù)人沒資格,但是研究清楚后門的底層邏輯會有利于做好第一扇門的學生指導工作。比如我一直在講座中跟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強調學校的“VC邏輯”,就是基于對學校后門研究后得出來的。

  而第三扇門,辛格打開的側門(side door)-以違法手段,比如替考、申請材料作假、賄賂校隊教練,把不夠條件的年輕人送進學校-國人并不陌生。我一名同事媽媽看到這個新聞時說:原來美國人也搞這種事情啊。語氣和表情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但這種事情,在美國卻很少發(fā)生,所以這次事件在美國媒體也備受關注,引起很多人討論。

  大家了解這三扇門就不難明白:為什么大學認為自己是受害者?側門破壞了兩百年演化出來的規(guī)則,因為學校會承受名譽、招生規(guī)則公信力和金錢三個方面的損失。這三者,無論哪一條對學校來說都難以接受。(尤其第三條,走后門一般需要幾百萬美金起,而辛格通過25-40萬美金就做成了,而且錢全部進入他個人和受賄教練手中,學校一分錢得不到,金錢損失巨大)

  優(yōu)質教育資源永遠稀缺

  吳軍在《教育改變命運》的演講中用清華幾十年招生的數(shù)據(jù)給大家揭露了一個事實:“雖然我們整個的教育水平不斷地上升,但教育資源永遠是個金字塔情況,最頂尖的這些永遠很難進”。

(圖片來自斯坦福大學)

  這一點放在全球范圍內仍然如此。美國雖然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好大學(2019年QS世界排名中前二十名里有11所是美國大學,占了一多半),但這些美國富豪們還需要冒被判刑的風險,花巨額費用(中國的趙某更是夸張,4376.9萬人民幣)把孩子送去名校。藤校的錄取率從早年30%左右的錄取率到如今的5%左右,這些優(yōu)質教育資源絲毫沒有因為社會財富增加、科技發(fā)展而變得豐富。

  所以,有朋友問我,現(xiàn)在中國這么有錢,中國大學也越來越有錢,出國那么容易,你們留學還有得做嗎?我則并不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我相信,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競爭性只會加劇不會減弱。我多名在西方名校讀博士的學生跟我表達了國內科研環(huán)境與國外的差異,中國大學招教授很少招國內博士,我認識的很多國內體制內教育獲益者大比例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國讀書。我不看別人怎么說,只看別人怎么做。

  我相信馬太效應,相信二八理論。這些優(yōu)質大學有巨額財富、有一群頂尖頭腦(哈佛擁有最多的教育基金,可以請來理財高手中的高手幫自己打理基金,每年從全球優(yōu)秀的年輕人中選擇拔尖的年輕人,并通過巨額投入、情感投入,照顧這些人,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圈里人)。我認為在我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中國大學全面超越的事情發(fā)生。

  教育焦慮階級爬升的需求

  人類社會存在階級,我相信很多理性的人都會承認這點。比如吳軍在他的《大學之路》中提到的,即使是在咱們剛建國那陣子,有北京也有大院內和大院外之分,有走路上班、騎車上班和做小汽車上班的區(qū)別。

  階級客觀存在,大多數(shù)人都會希望往上走,而不是往下掉??煽v觀人類歷史,階層人群分布一直是呈金字塔形分布。所以向上走非常難,拼盡全力,不見得能讓階級提升,不往下掉就好了。精英階層所擁有的人脈資源、財富資源超出一般人想象。比如上面提到的Legacy students,他們無論是想做項目、做科研、練體育特長,都會更容易拿到優(yōu)質資源,在招生時還能受明顯優(yōu)待。普通中產要在競爭中超越他們,難度可想而知。

  對我們的啟示

  首先,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連這些精英、貴族都如此重視教育,我們這些普通大眾,千萬別犯糊涂,說什么上大學沒用這種糊涂話。千萬別說什么扎克伯格、比爾蓋茨沒上大學也能成為世界頂級財富擁有者。我在高考來臨,家長如何做好升學規(guī)劃這篇文章中提到了:2014年紐約聯(lián)邦儲蓄銀行的經濟學家JaisonAbel和Richard Deitz的統(tǒng)計:投資一個大學學位的平均年回報率扣除學費和收入損失后,大約在9%-16%之間。尤其在過去20年中回報率一直處在該范圍的高位的15%左右,歷史上美國股市的年投資回報率是7%。

  第二,很多留學生沒有競爭力不是留學問題。這些年,越來越多中國中產家庭會花巨資送孩子去國外讀書。因為在高考制度下自己的孩子很難拿到優(yōu)質資源,而在目前,通過高昂的學費,可以讓孩子換一條跑道和那些清北、985的孩子競爭。(自費錄取國外優(yōu)秀大學可能性比通過高考拿到中國更為稀有的教育資源要容易不少)但是漸漸國內又出來一種聲音,花幾百萬去留學,最后回來國內找工作一個月只有幾千塊,什么時候能夠把學費賺出來。

  這就好比一個深山獵人,一直用土銃,沒見過狙擊步,沒用過新式獵槍,突然給他一把新式武器,用得不順手,于是說這個新式武器“沒用”。

  我這些年做咨詢的時候,一直跟我學生說,留學從來就只是實現(xiàn)個人成長的手段、途徑,從來就不是目的。成功留學≠留學成功。我2015年把我們在2007年提出來的留學背景提升理念改成“競爭力提升”。就是因為我知道,光想著成功留學,而忽略了為什么這些世界名校如此篩選學生,就會花了很多錢卻拿不到應得的教育資源,成為被收智商稅的一類人。

  因為和創(chuàng)一直從事高端留學指導,所以有不少美本申研的學生。在這群孩子中,我們見過不少在美國前五十過得很糟糕的中國留學生,花了巨額學費,卻沒有很好利用美國大學的教育資源,除了一個還過得去的GPA,背景幾乎空白。而有些雖然在排名很靠后的學校,卻取得了比這些前五十更出色的成績。比如我有個在全美排名136的大學就讀的學生,利用學校和牛津的合作,收獲巨大,而且有清晰職業(yè)規(guī)劃、人生目標。

  這次趙某很有可能就是被收了智商稅。之所以給辛格650萬這個明顯超過別人的費用,我估計他大概率是被辛格忽悠了。因為他知道名校有后門,但是卻不懂:名校捐贈≠入學資格買賣。這看起來很像,但是卻有本質不同。前者雖然有爭議,但是絕對合法,被接受。后者違法。

  所以,我一直鼓勵年輕人出國,學東西。但我更強調,根據(jù)對方大學選人邏輯讓自己收獲應有的成長。因為這才是我們花高昂費用應該換取的東西。

  第三,中產階層想往上走,就是辛苦。這點我在上面提到了,上層精英階層群體很小,名額很少,想上去的多,沒人想往下走,而且精英階層擁有明顯的先發(fā)優(yōu)勢,無論是資源、人脈、眼界都比中產階級有明顯優(yōu)勢。想逆襲,談何容易。

  我們覺得自己很努力了,也事業(yè)有所成,覺得自己好像可以努努力往名校奔了??墒俏以谥v真,你/你孩子真的那么優(yōu)秀嗎這里算出來的藤校錄取數(shù)據(jù),應該能讓大家清醒下來。

  而且這次趙某的新聞可以讓大家意識到:人家為了給閨女弄個大學錄取通知書,可以花你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而把辛格推薦給趙某的人是摩根斯坦利洛杉磯地區(qū)經理。在這些年,因為工作緣故,接觸了不少人,他們讓我清醒地意識到這個世界究竟有多大。比如一個國內某四大行總行副行長女兒選了加拿大一所頂尖私立高中讀書,我問當初為什么沒有選擇美國,她媽媽說:“太難了,都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

  根據(jù)《美國消費支出調查》(USConsumer Expenditure Survey)顯示,自從2007年以來,該國最富有的1%人群,年收入30萬美元以上的人,在實物商品上的花費大幅減少,占他們家庭開支最大的是教育,為6%。而中產階級,年收入約7萬美元,教育消費占家庭開始1%。1%人群自1996年以來在教育上的投入已經增長了3.5倍,而中等收入人群同期的教育投入基本不變。

  第四,階層躍升需要幾代人努力。明白這個事實可以提醒我們,不要那么焦慮。千萬不要相信“不要輸在起跑線”這種害死人的收割智商稅的宣傳口號。我們想想自己往上數(shù)三代,家里是什么背景,就應該明白,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們已經在中國這幾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跡四十經濟發(fā)展奇跡中撿了個大便宜。人不能貪心不足。不要覺得能買個LV的包包,買個特斯拉就很牛了。人家比你有錢、優(yōu)勢、有資源、有人脈,在教育上投入得還遠比你多。所以我非常認同吳軍的觀點“向上的道路必然艱辛,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

  列舉這些,不是為了讓大家放棄努力,而是我一直以來強調的,冷靜得認識現(xiàn)實殘酷,從而可以不盲目自信,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未來的困難。

  既然知道階層躍升和艱難,需要幾代人的努力,那么就不急于一時,不急于一事。我們作為父母,不應該要求孩子別輸在起跑線,而是不讓自己不拖孩子后腿。別自己飛不起來,下個蛋孵出來,然后使勁讓它飛。

  我們希望孩子好好學習,自己有沒有堅持學習?我們要求孩子有特長,那么自己有沒有練特長?我們要求孩子上進,自己有沒有在上進?我們要求孩子別沉迷于游戲,那我們自己有沒有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是,那么別擔心,你孩子大概率差不了。身教大于言傳。(當然,教育方法也很重要,這是另外一個話題)如果不是,那么對不起,除非你運氣好,孩子基因組合時上帝給吹了氣,否則你也別指望你孩子能飛起來。

  如果聽鄭也夫的《社會學專題50講》,我們就會知道,人的語言天賦4歲開始減退;如果看外語學習理論,我們會知道給孩子大量的輸入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好方式;如果看《非暴力溝通》我們就會明白不“評判孩子”可以幫你更好和孩子溝通;如果看《自私的基因》我們就會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么……

  向上的道路必然艱辛,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我們沒有四千萬捐給斯坦福,但我們可以不拖孩子后腿。

  (本文轉自公眾號水哥談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