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北京新東方的應對策略及背后的邏輯。

關也:北京新東方是如何快速轉在線的?

2020-03-01 14:38:30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張以慧  

  多知網3月1日消息,近日,在多知網舉辦的抗疫社群分享活動中,新東方中學部總監(jiān)助理關也圍繞“打破困境,傳統(tǒng)機構在線化如何應對經營中的新問題”進行了分享,詳細講述了新東方在疫情之下的應對策略及背后的邏輯。

  核心觀點:

  1、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體現(xiàn)在這三個方面:傳統(tǒng)的客戶群體消費升級;優(yōu)質客戶數(shù)量增多;低收入客戶群體逐漸被激活。

  2、線下運營的核心競爭力在于降低招生成本,而市場運營方面降低招生成本主要包括兩方面舉措:區(qū)域需要做好引流、蓄水和轉化,教學需要做到督促到課、留存和挽回。

  3、轉移線上,主要需要考慮平臺、師訓、測試、宣傳這四個方面。

  4、在今后的發(fā)展方向上,首先,要做好線上線下結合的兩手準備;其次,線上線下都要做好產品細分,考慮不同年級的應試需求、家庭支付能力與學生水平的差異;最后,如果想發(fā)展線上,參考線下走過的路,考慮不同班型的優(yōu)劣。

 

  以下為關也分享全文(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很榮幸今天能夠有機會來跟大家做一次分享。

  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這次疫情會對我們整個教育行業(yè),包括公立校也好、培訓機構也好,都造成很大的影響。因為停課不停學的原因,線上機構現(xiàn)在可能會覺得機會特別的好;而線下機構也在想辦法進行一些線上的轉換,想辦法自己做一些調整和應對。我們一起看一看,有哪些關鍵點是需要一起留意的。

  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三個問題:第一個是線下關鍵詞,線下機構如果要生存的話,在當下可能會面對什么樣的環(huán)境,或許應該采取一個怎樣的運營模式;第二個是如何轉線上,線下機構如果在疫情期間要往線上去轉的話,應該做好哪些應對;最后,如果有一個長遠的發(fā)展規(guī)劃,在線應該如何破解這個僵局?一共是三個維度。

  一、線下關鍵詞:生存環(huán)境與運營模式

  先說線下關鍵詞。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其實比以前要復雜很多,大概會在三個方面有體現(xiàn)。

  首先,傳統(tǒng)的客戶群體消費升級了,更加注重學習效果、效率的達成、過程體驗的滿意度。以前我們招生比較容易,找一個名師過來,招牌一掛,可能很多學生沖著這個老師的名氣就全都報名了。而現(xiàn)在,可以明顯感覺到消費者愈發(fā)理性和冷靜,愈發(fā)成熟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其實不太在乎這個老師到底名氣有多大,不太在乎這個老師到底演講能力、演繹能力有多強,而是就看他是不是真的關注孩子個性化的問題,并且能夠加以解決,最終我家孩子是否真的通過學習提分了,這一點特別的重要。

  第二,優(yōu)質客戶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了。我們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越來越挑老師的學歷背景,因為現(xiàn)在學生家長的學歷背景越來越高了。很多研究生、博士,或者海歸,一打聽發(fā)現(xiàn)機構老師學歷不如他,可能會影響到他做出決策。

  第三個特點就是低收入客戶群體逐漸被激活。這兩年我們網校特別的火,各大網校在暑假期間都采取了價格戰(zhàn),幾乎就是幾十塊錢、四十幾塊錢,甚至包一整個假期的課,還送各種各樣的大禮包。在這種刺激下,很多低收入的客戶群體被吸納進了教培行業(yè)。以前這部分人可能是不出來補課的,因為覺得沒有能力去支持一個長線的課外培訓的繳費。而現(xiàn)在,他們發(fā)現(xiàn)至少在暑假,我只花一點錢就能夠去聽一個完整的課程了,他也會慢慢加入到教培行業(yè)當中,意識到、體會到課外輔導機構的老師或許挺不錯的。所以這種客戶群體顯然不能夠被忽略,盡管他們可能收取的費用低,但是在流量時代會成為巨大的潛在市場。

  剛才說到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接下來想聊一聊線下運營的一些基本邏輯。

  線下運營,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會在哪里?就在于降低招生成本,這一點真的特別特別重要。我記得在2015年前后,全國的1對1基本黃了,因為當時有一個論調,說“1對1的招生成本特別高”,恰巧2015年左右我也去接觸過一些1對1的業(yè)務,確實是如此。1對1招生成本高,就會導致1對1體系當中的老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收入很低,他們就不愿意去額外地為學生做很多服務。我當時對1對1進行過一些調整和改革,手把手地教一些老師去做客戶的服務,發(fā)現(xiàn)真是教不會,沒轍。但是偶然有一次發(fā)現(xiàn),在高考前夕,一些老師出去接私活的時候,能夠把客戶服務得特別舒服,當時真是大開眼界。后來其實慢慢摸清楚了,如果給他們收入很低的話,他們肯定不愿意付出那么多,人之常情,所以客戶的體驗效果就會很差。一旦客戶體驗效果差,就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進一步地加劇招生成本的問題。

  所以在2015年以前,可能全國的11都是在這個死胡同里跑。后來一些機構慢慢進行了一些改革,調整三個維度一方面增效果,而增效果的前提是要提升老的薪酬,提升老薪酬的先決條件又是要一步地降低招生成本。如果三條線都能夠打通的話,那么很顯然,這個邏輯就跑下來了。線上所有的機構大體都是如此。

  

  那么從市場運營的維度來說,如何去降低招生成本呢?對于線下機構來說,無非就是兩個方向:區(qū)域需要做好引流、蓄水和轉化,教學需要做到督促到課、留存和挽回,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好產生監(jiān)控。為什么要提這些?因為一旦放到線上,你會發(fā)現(xiàn)招生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線下機構相對來說會有區(qū)位優(yōu)勢,比如說在商圈做了教室,相對來說就把當?shù)氐纳淳蹟n來了,別的機構其實很難擠進來,學生會考慮哪家離我近,我優(yōu)先去那個地方。但是到了線上就完全沒有這個門檻了,幾個老師就可以覆蓋數(shù)量眾多的各地的學生,那么所有人都在相同的狀態(tài)下進行競爭,你會發(fā)現(xiàn)投放成本就不斷地往上升?,F(xiàn)在大班網校的獲客成本是逐年增加的,比如某網校品牌前年應該是200-300塊錢一個學生,去年應該是700-1000塊錢,今年應該突破1500元了。不斷地增加獲客成本去獲取流量,大概是這么一個情況,因此正常情況下,線下機構不太會想到立馬轉到線上去。

  二、如何轉線上:平臺、師訓、測試、宣傳

  但是今年疫情爆發(fā),把很多傳統(tǒng)的認知都硬生生地推翻了。今年1月20號左右,國家開始特別重視疫情,這個重視就慢慢地落實到了教育體系中,武昌最先開始說禁止任何形式的室內培訓班。隨著時間推移,年前各大城市都把線下補習叫停了,像PPT中的第二列,大家可以看到,武漢、深圳、上海、哈爾濱相繼發(fā)出停課通知。在那個時候,北京還有兩種論調在爭吵:一方面是我就搬到線上去,但如果去線上,對于線下機構而言會有很多未知的風險,成本也會非常高,而且你如何去說服家長學生接受這個形式呢?所以另一種論調就是繼續(xù)在線下上課,但我保證安全。

  

  我記得在年前兩三天的時候,在北京的各大培訓機構基本都出臺了一些宣傳海報,說會勤通風、勤消毒,學生進校區(qū)以后會及時地量體溫,學生戴口罩、勤洗手,確保安全。所以其實在年前那幾天的時候,很多機構其實都還沒有下定決心,要真的從線下跑到線上去。但是當時在新東方內部,特別是中學部,我們已經開始決定要進行一些試點性的遷移了。當時率先調整了房山,把線下搬到線上去。那么就會涉及到三個問題:我們得找技術平臺,有技術能夠支撐得住;我們對教師進行培訓,老師得適應線上教學;以及我們要宣傳引導,去說服學生家長接受這件事情。

  總而言之,因為疫情的爆發(fā),我們傳統(tǒng)的線下機構開始不得不正視這件事,就是我們能否走到線上。

  事實證明,當然是可以走到線上去的,因為其實從今年整體的大數(shù)據(jù)來看的話,疫情期間,全國的K12教培行業(yè)應該是在短期之內增加了五千萬的用戶量,大量以前不在線上上課的學生也都在聽網課了。

  所以轉是肯定可以轉的,但關鍵是看效果。尤其是線下機構轉到線上去以后,它的定位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大班網校,像學而思網校、跟誰學的高途課堂、作業(yè)幫、猿輔導,絕大部分都是采取大班雙師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個老師面對一堆學生,所以經濟效率是很高的,毛利特別高。但是畢竟大班模式和我們線下完全不同,因為今天的線下班絕大部分都是精品班了,他的班容可能就是二三十人左右,遠遠不能夠和大班雙師那個課堂中的學生數(shù)量相提并論。學生數(shù)量不同,就會導致上課老師的能力、風格不一樣,客戶的服務和管理也不同。所以如果從線下轉到線上去,那么我們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形態(tài)呢?當時我們立刻下了一個定論,提出了標準和要求:我們肯定不可以對標現(xiàn)有的大班雙師模式,我們轉到線上去,一定是走線上的精品班的道路。

  對于客戶來說,我們盡可能確保現(xiàn)場學習和線下效果是一樣的,因為他在報寒假班的時候,心理預期就是坐在教室里面對面地聽老師講課,突然讓他去線上,你得讓他知道線上的效果并不差。對于部門來說,要確保盈利,就一定要保證低退班、高到課和高完課,因此我們從教學、教輔和運營三方面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流程,不管是在備課還是行課的時候。

  首先,我們選擇的平臺就是Classin。其實絕大部分的大班雙師講堂,他們的平臺是學生在底下坐著,只能夠看到一個老師的攝像頭在上面講,學生如果要跟老師互動,可能只能在下面的留言框里和老師說話,這種感覺和當面見到老師進行師生互動的場景是完全不同的,違反了我們剛才所說的“確保線下學習效果和線上相同”的原則。因此,我們選中了Classin這個平臺。這個平臺東方優(yōu)播一直在用,采取的是多屏互動的模式,學生看到的屏幕不僅有老師的臉,同時還有8個同學的臉,自己的臉會隨時輪上去,這樣師生面對面的交流感覺會更好,更有真實課堂的體驗感。

  

  除了挑選平臺之外,相應的還要制定一系列的線上行課的質量標準要求、服務標準要求和教輔標準要求,而且可能還有一些特殊要求,因為在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尤其是一些初中生家長,會關注一些問題,比如孩子天天6-8小時盯著電腦,眼睛壞了怎么辦?對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可能都需要通過系統(tǒng)化的方式去加以解決。我們就規(guī)定一些特殊的要求,課間帶著孩子們一起做眼保健操等等。

  這是關于平臺的選擇,不僅選擇一個更加貼合線下課堂感覺的平臺,還需要制定出一系列配套的行課服務標準和要求。

  隨后就是在線的師訓。相對而言,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能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對于一個老師來說,他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去講課而已,所以提前讓他熟悉適應軟件,多數(shù)老師都不會有太多問題。

  

  那么真正的問題可能會出在哪里呢?當選擇好了平臺、培訓完了老師以后,真正核心的問題是必須有一個課程測試的環(huán)節(jié)。原因很簡單,當面對成千上萬的學生,讓他們全部在寒假搬到線上去上課,你得知道這是一個特別浩大的工程。首先所有學生必須網是通的,家里有合適的電腦,而且把軟件裝到電腦里,他要會操作這個系統(tǒng),并且所有學生同時在線的時候,網絡不能崩掉。這些都得提前檢驗,否則真正到正課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大問題。所以今年我們選定好平臺、培訓完老師,在初三初四開始做測試,年后的寒假班開始之前,我們專門騰出時間做了一輪測試課。

  各種新的問題在網上暴露出來之后,肯定是逐一加以解決,但是反過來就會思考,因為在測試過程中已經解決了很多矛盾了,那如果沒有這個測試的話,事情會相當?shù)穆闊?/p>

  這個測試課的目的特別簡單,就是讓所有學生在上正課之前,打開電腦、聯(lián)通網絡登錄軟件,進入網上課堂,跟老師面對面地進行一些交流和互動,確保孩子接受并且會操作這個流程。那么反過來,老師心里也會有底,我的孩子到底有多少在正課的時候能夠到課。我們發(fā)現(xiàn)真正通知測試課的時候,助教一個個打電話給孩子說要來測試,也有很多學生沒有來。學生沒有來,我們就會擔心正課當天他會不會操作,所以又發(fā)起了二輪邀請,在正常測試時間結束后開放了晚上的補測,再邀請了一部分學生。即使做到這個地步,等到真正上正課頭幾天的時候,各種問題仍然層出不窮。最簡單的就是首課我們可能有一萬多學生,當時就宕機了,因為并發(fā)太多,網速拖不動。

  再往下,線下機構轉到線上這么聲勢浩大的活動,一定要配合相應的宣傳,這個宣傳是分內外兩部分。對內,要說服所有的員工,所有的老師,讓他們清楚這件事;對外,要說服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家長,讓他們接受這個事實。除此之外,整個行課期間,我們覺得所有的東西、所有的元素都應該成為宣傳的素材。不管是學生的反饋,還是家長的留言、溝通,還是我們每天對于到課的監(jiān)督、對于出勤率的統(tǒng)計,包括教材發(fā)放,都應該是一個重要的宣傳材料。因為在疫情期間,很多信息是不透明的,家長在家里本身就需要把各種情緒宣泄和抒發(fā)出來。

  

  舉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家長可能會說,你告訴我線上和線下教學效果差不多,但是線下坐在教室里我能夠拿到紙質版的教材,線上我只能看電子版教材,勾勾畫畫都做不了,怎么辦?肯定只能去聯(lián)系各種快遞公司,讓他能用上教材。但一方面因為過年,一方面又受疫情影響,快遞公司也不上班,所以類似的矛盾特別多,有一段時間我們校區(qū)的工作人員都是自己開車,戴著口罩、帶著消毒酒精,給一些比較較真的家長去送教材。這些舉動,我們覺得都可以作為行動的一種宣傳呈現(xiàn)出來。

  今年寒假上班之后,北京新東方學校中學部大概有六七萬學生從線下轉到線上,比較有意思的是,最終退班率其實比去年同期還低了1個百分點。后來一想也能明白,因為過往寒假學生會有一些別的安排,比如出去串門、出國旅游,都會導致他退課,今年由于疫情,恰好他哪兒也去不了,干脆把課程都上了。那么退班率降低1%的背后,就是我們的裝機率達到了100%,到課率突破了93%,完課率突破了85%。甚至到了春天,這個續(xù)班率也是會略有提升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覺得今年整體從線下轉到線上,倉促間做了這么多的工作,成效還是挺好的。

  三、在線如何破解僵局

  但是歸根結底,我們是一家線下的培訓機構,并不是新東方在線,也不是東方優(yōu)播這樣的網校。那么,接下來的春天,或者未來,應該是一個怎樣的發(fā)展呢?

  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很多線下機構轉到了線上去,我知道不少的同事就會思考:以后我們到底是就在線上發(fā)展呢,還是線上線下結合在一起,還是就徹底回到線下?包括接下來我應該做哪些調整和改革,才能夠生存得更好?那么我們自己的討論和思考,大概是如下幾個關鍵點。

  第一,我們在今年春天肯定是線上線下兩手準備結合在一起。比如整個三月份,北京的公立學校也是沒有開學的,那么停課不停學,我們如果要繼續(xù)學習,也只能在線上展開。至于四五月份到底能不能夠回到教室,現(xiàn)在其實還未知,可能也需要提前打好預防針,萬一到時候也必須在線上呢?總而言之,整個春季我們是做好了兩手準備,時機成熟肯定希望能回去,但是如果時間還沒到的話,我們在線上也能夠撐完。

  在整個招生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入口年級上,不管是小升初還是中考續(xù)高一,因為這個對未來肯定是更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今年三月份,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做小升初和中考續(xù)高一的相應動作了。

  另一方面,我們覺得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現(xiàn)在可能都需要去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產品是不是足夠精準。基本上所有的培訓機構現(xiàn)階段只有一款產品來主打所有市場上的所有學生,我們覺得這個形式太粗疏了一些,肯定是不合理、不完善的。

  理論上說,我們覺得可以從三個維度對市場和客戶進行切分:

  第一就是年級應試的剛需與否,對于小學三年級以前的學生來說,肯定不能跟他講應試,更多孩子可能會去學一些國學、藝術或者素質拓展類、思維訓練的課程;但是越往高年級走的話,對于考試本身的貼合度就會更強一點,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果用一款產品去打所有年級,這個肯定會有問題,在不同年級應試的比重,其實需要做一些調整。

  第二就是家庭支付能力現(xiàn)在也是千差萬別的,因為客戶越來越多,她們收入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比如說新東方,可能在正常班型之外會有金牌班,金牌班的單位小時價格可能是正常班型的三倍,但家長仍然很快就能把班報滿,因為他們會覺得這個班上有更好的老師,能夠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能夠對孩子關注得更到位,覺得花這個錢是值得的。那么反過來,在去年秋天的時候,我們也推出了普惠班,價格特別便宜,可能只有正價班的三分之一左右,比如說三四十塊錢一小時,但是這個班上可能30人起報,以后可能會有更多,如80人起報,盡管價格低到這個地步了,我們發(fā)現(xiàn)還是會有家長因為錢而猶豫。所以我會覺得針對不同支付能力的家庭,也應該量身定做不同的班型出來。

  最后一個就是學生學的好壞。好學生和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理上來是沒有法坐在一個教室學。不是說他們彼此間會互相歧視,而是因為雙方的學習習慣和訴求差得太遠了。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就特別挑老師,如果他旨在考清華、北大,發(fā)現(xiàn)教他的老師都不是從清華、北大來的,有的孩子就會直接提出質疑:他憑什么能教我?而且,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一定會有特別多自己的規(guī)劃,老師課上講透徹就可以了,課后不要來煩我,但差生往往是反過來的,中學生學習成績之所以差,其實就是習慣沒有養(yǎng)好,如果習慣不好,就特別需要課后的各種監(jiān)督。所以我們可能會在常規(guī)班型之外,還推出針對優(yōu)生的英才班、優(yōu)才班,比如英語的全英教學、數(shù)學的思維拓展,以及針對差生的自習監(jiān)管班??偠灾?strong>我會把每一個市區(qū)分得比較細,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里打造更有針對性的構建起自己的壁。我們覺得這個從長遠來說可能才是更好的,或者更穩(wěn)健的一個發(fā)展模式。

  最后就是,如果真的要留在線上發(fā)展的話,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現(xiàn)在各種不同班型的優(yōu)勢和劣勢。其實線上很大程度上在重走當年線下走過的路。

  線下一開始也是大班,新東方從2001年開始做K12的時候就是做的大班,中學也招過300人一個班、500人一個班這種班型。但后來到了2008年前后,這種大班被市場淘汰掉了。就在剛剛所說的新的市場環(huán)境下,家長不在乎老師的名氣、演講能力,就看老師是否能關注到我家孩子個性化的問題,能不能有效地幫助提分。因此,線下大班行不通之后,才應運而生了線下的精品班,它班容更小,對孩子更有針對性,甚至可以一對一地進行課后單聊,能夠扎扎實實地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提升我們的服務和管理的質量。

  那么回到線上,線上今天的大班雙師模式,其實是把線下大班的一些問題給放大了。它的關注度會更低,一個老師面對幾千學生,針對性更弱,學生會更復雜。因為我們知道,就以高考為例子,全國各地的高考卷子其實都是不統(tǒng)一的,全國卷一、卷二、卷三還有各地自主命題的卷子,那么你到底以哪套為準?有的機構就會說我的課對所有學生通用,但其實如果你真的細致去分的話,一定沒有針對性。

  反過來,大班為什么要配雙師呢?就是希望在課后能夠對學生有一些更優(yōu)質的服務和管理,包括去推動續(xù)費。但問題在于,很多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雙師模式下,學生和學管師的溝通并不一定都有很好的效果。比如一個精品小班,學生覺得老師講得太快了,他提出,老師可能就會在下次放慢速度;但如果在雙師模式下,學生覺得主講老師講得太快,他和學管師進行反饋,學管師其實很難去改變主講老師講課的節(jié)奏和速度,因為主講老師面對的學管師都很多,他不會為了某一個個體進行很大的調整和修改。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覺得如果要在線上長遠地發(fā)展,真的推薦線上的本地化的精品班模式,就像今年新東方這樣,從線下直接搬到了線上,去扎根本地市場做小班,只不過在線上。

  

  這種模式在過去的三到四年之間,其實有成功的案例,就是東方優(yōu)播。在每一個省份、每一個城市針對當?shù)氐膶W情制定當?shù)氐慕滩?、產品體系和老師講課的那一系列配套的東西。而且,班容就控制在10-20人之間,能夠更好地以主講老師的身份在課后跟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提供服務。這樣才能夠滿足最終客戶的訴求,就是關注到了孩子個體,幫助他有效地提升成績。

  以上是我今天對于整個疫情期間,新東方從線下搬到線上去的背景、操作以及背后的一些思考,特別感謝大家有時間來聆聽。

 

  Q&A

  Q:為什么說等到時機成熟要轉回線下?如何判斷轉回線下的時機?

  A:因為線下機構的核心競爭力畢竟還是線下的市場,而且學生如果適應了線下的講授風格,肯定不可能愿意徹底地轉到線上去,歸根結底還得回來。時機其實不是靠我們自己,而是要等國家通知,國家允許了,立刻就回去。

  Q:在沒有什么市場費用的情況下,怎么有效開展線上招生?有什么好的招生渠道?

  A:現(xiàn)在很多招生動作都是通過建立社群,從微信群當中進行轉化。所以可以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講座、用戶感興趣的主題的策劃,來構建一個微信群,在群里維持一定的聯(lián)系和活躍度以后,再把學生慢慢地轉到班上。這應該是一個可以作為長線的發(fā)展方式。

  Q:小機構英語培訓應該選擇哪種平臺進行搭建?

  A:看有多小,如果真是1對1的話,我們甚至用QQ去講過課,但如果是想小班的話,目前為止我感覺最好的平臺是Classin,它整體給學生的印象,包括溝通和互動的方式,比起其他平臺來說會好很多。

  Q:春季轉回線下后,線下精品課的班型是否需要進行改變,比如把一部分課搬到線上,還是繼續(xù)維持之前線下教課的模式?

  A:疫情爆發(fā)后,全國將近5000多萬學員轉到線上,但我們并不認為會有很多留在線上不走,絕大部分學員,可能95%甚至更多,他們還是會回到線下。因為目前為止,線下的學習效果比絕大部分線上機構要好,而且對于學生來說,他習慣在這個地方。對于教育機構來說,考慮是否要分一部分精力在線上,可能還不如分一部分精力把我們的產品做得更加精細化。

  Q:藝術類的課程(如大班制)轉為線上課,有哪些點需要注意?

  A:這個所謂的藝術類課程是指藝考,還是藝術專業(yè)的培訓?但不管哪一種,大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課后的跟盯一定要做好,因為在班上講的時候,每個孩子對于進度和難易會有不同的體驗,在整體推進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每個個體的差異,這點很重要。

  Q:這次疫情對暑期招生是否會造成影響?線下小機構該如何應對?

  A:最大的影響其實在于暑假時間的壓縮,因為現(xiàn)在很多公立學??赡茉谌碌字蟛砰_學,那么這些時間在暑假的時候可能找不回來,六七月份特別堪憂,尤其七月份以前可能是我們重點招生的項目。我的建議就是兩個:第一,從長遠來看,今年暑假所有的機構都會面對這樣的損失,因此可以減少暑假招生的精力,集中精力去做入口年級,做一些戰(zhàn)略性的割舍和重心轉移;第二,這段時間因為網課賣得好、贈課贈得多,很多學生可能在周中也會去看網絡課了,所以如果線下小機構此時已經轉到了線上,那么在中高考前,不妨利用這波全日制的機會,讓他們在周中多消費。

  Q:線下1對1在疫情期間轉到線上學習的成功率高,還是班級課愿意轉到線上的成功率高?

  A:其實疫情期間沒有這種區(qū)別了,因為所有的課程都要去線上,在這種情況下,歸根結底比的是這個學生覺得對于自己來說1對1和班課哪個更有幫助?,F(xiàn)階段而言,只要學生的家庭經濟實力還不錯,越臨近考前,肯定越傾向于進行1對1的培訓和輔導的。

  Q:線下機構被迫轉到線上后,營銷工作應該如何去布置?

  A:線下機構真正轉到線上后,面對的直接的壓力可能會來自于傳統(tǒng)的網校,像作業(yè)幫、猿輔導、跟誰學,甚至他們現(xiàn)在還在送一些免費低價的課程。所以其實營銷的話,一定要跟客戶說明白這些課程和我們課程的區(qū)別。比如剛才講到大班雙師課程,是面向全國的,那首先針對性肯定沒有我們強,因為各地學情不一樣,其次關注度沒有我們高,因為大班課的學生太多了,而我們可以關注到每個個體的差異。所以在線上進行營銷,得把所有優(yōu)劣跟客戶說清楚,而且一定從理性、公正的角度去說,否則客戶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認為你無非就是想讓我報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