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怎么面對新高考?怎么在新高考的狀態(tài)下能立于不敗之地,甚至彎道超車?

曉羊教育周林:如何用一人一課表解決走班管理難題

2018-04-30 21:30:31發(fā)布     來源:多知網    作者:曹爾寅  

  ?多知網4月27日消息,在多知網舉辦的第十五期OpenTalk活動現場,曉羊教育CEO周林分享了主題為《走班排課產品是如何解決公立校痛點,產品未來走向何方?》的演講,詳細的闡述了如何用“一人一課表“解決新高考“3+3”選科模式帶來的走班管理難題以及曉羊教育產品的設計難點及設計邏輯。

  

  以下是周林的演講內容,經多知網編輯整理:

  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我就不做更多解讀了。我們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基本上沒變過,一直是文理分科,中間雖然做過一些嘗試,但實際上并沒有特別大的動作。教育部的課改從80年代就開始推,但真正能實際落地的基本沒有,為什么?因為指揮棒沒變,高考不變,什么東西都變不了。我們的基礎教育只有一個指揮棒,就是兩次考試,高考和中考。

  2014年上海、浙江已經是試點了,去年有一屆學生真正參加過新高考,之后又有4個省市進入,分別是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今年的話,前期教育部公布有17個省市進入新高考,所以今年會有一個爆發(fā)的過程。

  新高考是什么,我大概做一下解讀,不知道大家對這個事情了解不了解。新高考最大的變化就是考試的結構化,新高考以后就不分文理了,不分文理就是“3+3”考試,其中語數英三科是所有考生都要考的,還有3科絕大多數省市我們看到的方案是從余下的六門科目(物化生史地政)中任選3科。浙江又加了一門信息技術,所以它是7科里選3科。

  新高考產生的最大痛點:走班排課

  學校怎么面對新高考?怎么在新高考的狀態(tài)下能立于不敗之地,甚至彎道超車?

  

  因為新高考,產生了一個最大的痛點——走班排課。什么叫走班,是新高考倒逼出來的一個教學模式。以往學校采用的是所謂的行政班授課,北京大部分高中一個年級十幾個班,外地的(高中)一個年級有的有二十幾個、三十幾個班,一些班是文科班,一些班是理科班,所有的教學模式都是這樣。

  高考改革以后,因為高考不分文理,這種模式就沒法滿足了。我們來算一下,高考改革以后選考科目6選3,排列組合一下,這里面有20種可能性。一個學校不太可能可以開20種班,怎么辦?固定班級的授課模式沒有辦法滿足新高考,就需要開始執(zhí)行走班教學,學生沒有固定的班級、同桌、任課老師、教室。

  這就給學校的教學模式帶來了顛覆性變化,原來是行政班的授課,每個班一張課表,同班同學的課表是一樣的。一旦走班后,每個人選擇不一樣,課表完全不一樣。由原來一班一課表,變成一個學生一個課表。于是排課就變成一個最大的剛需點。

  這個剛需點特別難做,為什么難?

  首先,6選3,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多學校就主要開幾個選擇就可以了,主抓文科、理科,我不要20種選擇都有。但實際上,你會發(fā)現大部分的學生在選擇的時候,都會選擇兩理一文,或者兩文一理,純粹選文科或者理科會變得非常少。舉個例子,去年高考改革第一年新高考的時候,上海的考生選出來的組合是純理科(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的不到百分之一,所以20種選擇,學校一定是要想辦法開齊的。

  現在我們聽到上海、浙江的一些學校說,開不齊,沒有那么多老師和教室,就開套餐。

  但是套餐制是無法長久繼續(xù)下去的,這是為什么?

  第一,這與我們國家高考改革的意圖完全相違背。第二,有的校長說我這么做好管理,教學好開展,但如果長期這么做,學校的高考成績會急劇下降。如果專注開幾種套餐,做強做大,不是很好嗎,高考成績怎么會下降呢?

  新高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考試計分方式,叫等級賦分制。比如物理考了80分,如果這個科目很難的話,80分已經排到1%的學生里面,折算出來的分數是100分。也有可能這次考試很容易,或者跟你比的學生都是學霸,那可能80分是40%這個階段的學生,計算出來的分就是30或40分,這就是所謂的等級賦分。

  高考的20種選擇,就像運動會有20條賽道一樣,如果你一直選擇某條賽道去跑,會發(fā)現大部分的套餐都會選擇最好開的去跑。因為等級賦分制,大家選擇最常見的5個套餐會讓競爭變得非常激烈。

  所以要保證高考成績把所有的賽道都能開齊,就像參加運動會,是不是參加所有的項目,才能保證在運動會的總積分是最高的?所以學校會逐漸采取從“小走班”模式到“中走班”模式,再到“大走班”的走班模式。

  那么,核心痛點就來了,走班以后,課表怎么編排?

  之前學校編排課表,教務老師因為一個班只有一個課表,每個學期調整也不大,所以都是人工編排。走班后,每個學生一張課表,基本上人工是不太可能的。然而排課這件事情,從算法上來說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在數學上把排課的問題歸為一類問題,比如一周只有40個課時,老師和教室有限,類比的問題就是有一個固定大小的空間,外邊有一堆不同形狀的物體,學生選擇都不一樣,我要把這些物體放到這個空間里面來,這個課表就排出來了,要是落了一個物體在外邊,這就行不通了,因為不可能讓一個學生沒課上。

  五年前,當曉羊把美國最先進的算法引到國內的時候,發(fā)現完全不能用,因為國內尤其國內高中,教育資源極度匱乏。

  有100立方米的空間,外面有50立方米的物體,誰都能放進去,高校就是這樣,美國也是這樣。我們國內高中的情況是什么樣?100立方米的空間,外面可能堆了98立方米甚至99立方米的物體,而且形狀各異。因為行政班是規(guī)規(guī)整整的一個個立方體,現在因為選擇不一樣,我外面有98立方米的形狀各異的物體在外面,這個難度就很大。

  這是一件極難的問題,曉羊教育的優(yōu)勢在哪?就是技術壁壘。現在市面上能夠真正做到自動化排課的,人工參與極少的機構應該只有曉羊,我們還在深度打造算法。

  曉羊即將要發(fā)布新品“走班數據中樞”,把排課算法固化到一個智能芯片里,同時以課表數據來支持學校其它的信息化業(yè)務。

  現在很多學校走班以后,資源夠不夠用,教室就這么多,老師就這么多,大班額一個班七八十個學生,好像這個事情完全不可能實現。但我們在全國做了那么多所學校,只要你有一個很好的算法,我們看到的情況,資源的增加,尤其是教師資源的增加不會超過1%。走班只是一個動態(tài)分配的過程,我們的學生數沒有增加,我們的課時數也沒有增加,為什么原來是夠的現在不夠了,無非是你的算法沒有做到最優(yōu)而已,所以如果按照理論的角度講,是夠的。

  所謂大走班,其實最節(jié)省資源,小走班對資源的利用最不好。100立方米的空間,現在已經不是規(guī)整的立方體,還是想走班的幅度不大,所以物體就打得不是很散,外面堆了形狀各異的大型物體,你要放進來,肯定是非常浪費空間。那大走班什么意思,就是物體都打得很散,如果我把這個物體打得非常散,都是細小的沙子,也是形狀各異,那你還會浪費空間嗎?

  曉羊也通過算法幫助學校解決了走班很多方面的問題,并且100%滿足學生的志愿。我們絕對不會犧牲學生的志愿,不會說這個學生的這種組合沒辦法,我們遇到太多的學校,某些組合只有個位數的學生選,這也沒有問題。

  排課的剛需,讓我們有機會整合基礎教育大數據

  曉羊教育到底走向何方,走班排選課是我們想做的事情之一,是我們切近體制內教育的一把刀,因為它現在是最痛的點,最剛的需,我們通過這個痛點切進去。那為什么會選擇走班排選課?

  

  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這是教育信息化行業(yè)一次百載難逢的機會,因為我們能夠整合基礎教育大數據。

  給學校排課,學校所有的基礎數據都需要清洗和整合,所有學生的數據、教師的數據、家長的數據、課程的數據、教室的數據,這些數據一個都不能錯,如果錯了一個數據,肯定哪個學生的某張課表就錯了,那就沒辦法上課了,這是唯一的一次機會給我們整合最完整、最準確的基礎數據。

  第二,學校一切的活動都是由課表驅動的,舉個例子來說高鐵是由高鐵時刻表驅動的,高鐵火車什么時候到站,什么時候離站,工作人員什么時候把檢票口打開,什么時候開始檢票,什么時候要舉旗打信號,一切都是跟那張時刻表息息相關的。我們學校也是一樣,學校一切的教學都是圍繞一個個教學班展開,原來教學班就是行政班,走班以后是一個一個教學班都是重新組合的班級。我們學校所有的活動,比如考勤、成績,過程性評價,德育等都是圍繞這些教學班展開的。這些活動最基礎的數據要有,老師要知道這個班有哪些學生,這些數據只有課表里面有,通過課表讓我們抓住了所有教育信息化的入口。曉羊教育愿景遠不只這個,我們有自己的專有數據協(xié)議,幫助學校全面打通數據,解決數據孤島的問題?;谶@兩個原因,曉羊教育要打造基礎教育技術的一個新的生態(tài)。因為在走班的形態(tài)下,基本上學校一切的活動都會圍繞著課表來進行。

  比如像提供作業(yè)類服務的企業(yè),會想要跟曉羊合作,通過兩款應用型模塊免費給到學校。一個是老師分發(fā)作業(yè)的模塊,還有一個是作業(yè)題庫的模塊,老師可以從題庫里挑題組成作業(yè)發(fā)給學生。C端變現,基于學生作業(yè)的數據,可以推送個性化的作業(yè)輔導等付費服務,通過C端變現。

  所以(很多教育類產品)必須要和課表數據對接,曉羊就變成一些教育產品進入B端學校的渠道。這樣可以通過高考改革的政策紅利,滿足學校的痛點,同時整合底層數據,打通數據孤島,以這個數據為依托,支持在這個教育生態(tài)里面方方面面的應用。

  Q&A

  問:多年教學會形成一個動態(tài)平衡的比例,新高考改革之后,這個比例可能會打破,比如說這個學校一共有8個物理老師,但是今年學物理的人特別少,一共是7個班,但是政治的班特別多。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周林: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第一,大家可能有一個誤區(qū),如果我沒有選這門課,我就不上這門課了。比如政治今年500個學生里面只有50個學生選了政治,占10%,是不是政治老師要下崗?其實不是。這6門課所有的學生都要上的,只不過需要上的程度不一樣。

  如果這門課你是選了的,你要參加的是高考選考,沒有選的要參加它的會考。會考是合格性考試,只有及格不及格。所以沒選擇政治的話,你也要上政治課的。你選擇了的科目可能一周有5、6個學時,沒有選的話,可能是2個課時,只是課時數的差別。不過選考的確給學校的師資配備帶來了一定的問題。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進老師也沒有用,因為學生每年的選擇不一樣。今年可能物理選的多,明年可能地理選的多,那該如何解決?

  這塊也是給在線教育又帶來了特別大的機會。這種模式已經在四川地區(qū)跑通,成都七中網校把一些科目通過直播課的方式輻射到周邊500多個高中,不僅排了學校的自己的課程,同時把在線直播課一起排。以后不僅成都七中網??梢宰觯踔梁梦磥?、新東方,我覺得都有可能做布局,只要體制內的學校認可這種模式。高考改革對教育信息化來說是重新洗牌的過程,還有更多的可以做。

  問:關于選科的問題,我們知道在學校里面學校是有偏向和意愿的,今年想做理科,可能會讓學校的學生優(yōu)先學理科。當選課的推薦,與學校的意志違背的時候,就出現選科的問題。排課上,我猜很多學校有很多個性化的問題。我在走班之上還要分層,這個對于學生的基數要求很大,曉羊如果在沒有基數的前提下,能不能實現個性化的需求?

  周林:的確在上海、浙江有些學校會引導學生選擇套餐,其實慢慢隨著整個社會對高考改革的認知程度,以及政策落地的深化,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

  第一,最根本的,學校為什么要偏文偏理,為什么做這件事情,根本還是要提高高考成績,如果發(fā)現這么去引領的話,反倒會傷害到高考成績,就不會做這個事情。

  第二、家長對這塊的認知會越來越高,家長他最關心的就是孩子高考的時候能不能多幾分。家長如果通過評測發(fā)現自己孩子這三科最強,學校不讓選,你說家長怎么想。隨著改革慢慢深化以后,學校做這樣去做是很難的。

  第三,曉羊教育的一人一課表平臺是純SaaS平臺,不管學校是哪種走班模式,小走班、中走班還是大走班,不管是分層還是要分區(qū)走班,都可以完全配置滿足。我們的產品還在不斷優(yōu)化。我們的口號是“一人一課表,一校一策略”,每個學校的走班策略確實不一樣,基于它的師資配比,很多方面去考慮,推它自己的走班模式。無論是哪種模式我們都通過我們的平臺服務滿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