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友認為,做電商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賣產品”,更多的是拼服務。那么多在網上賣東西的,賣的商品又都是一樣,為什么我要選凡客或京東?這就得看你們物流夠不夠快,你們的送貨人員到了別人家里會不會自己套上鞋套,產品有問題能不能及時退款。在線教育也是一種服務,這和電商的思路一樣。

用電商的方式做在線教育:華圖能走得通嗎?

2014-09-10 14:20:47發(fā)布     來源:雷鋒網    作者:林藠頭  

  在國內,說公務員教育不說華圖就跟說電商不說淘寶一樣。隨著公務員考試的逼近,筆者想了解在線教育是如何滲透到公考這個細分領域,為此致電了華圖網校的總經理李品友。

  由于在線教育已經是大勢所趨,李品友最近幾年(尤其是去年)一直忙于在線上的布局,比較少出現在媒體面前。除了公務員,華圖在職業(yè)教育、基礎教育的線上發(fā)展中也有不少動作,依托華圖的號召力,每天都有大批量優(yōu)秀的老師入駐。不過今天,我們只說公務員這一塊。

   需求從何而來?

  如果一個學員報了線下的培訓班,還有沒有必要去花錢去線上學習?也就是說,華圖公考的線上和線下業(yè)務會不會出現沖突?李品友說最佳的學習模式其實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因為學習是一個反復確認的過程,在線下學到的知識可以去線上選擇性地重新聽,輔之以習題等方式。

  而且報考的一般都是大學生或在職者,不會有太多空余時間。他們報了一個為期一個月的班,但是不大可能每天都能到課,有些漏掉的課程就需要靠線上學習來補課。

  比起公司內部業(yè)務的競合,李品友更看重學員有沒有收獲,學習能不能獲得效果——當然,成全了學員的利益,也就成全了華圖網校的利益。只要學員報了華圖線下的課程,網校的線上課程都是免費贈送的。即便如此網校的業(yè)務還是以每年200%、300%的速度增長。李品友對網校的業(yè)務發(fā)展十分有自信,因為它有著線下培訓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解決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讓學員可以自由安排合適的時間、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下開展學習;并且好老師的選擇也更多。

  “由于時間空間的原因,還會有更多的人來選擇網絡課程。”

  網校每年的營收都在高速增長,但是在集團業(yè)務里的比例沒有明顯增加——這或者能夠說明線上的發(fā)展并不會蠶食其他業(yè)務的市場?

   前幾年李品友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說用“做電子商務的方式做在線教育”,問題是:兩種產品的思路是一樣的嗎?

  李品友認為是的,他的想法到現在仍然沒有改變。做電子商務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是“賣產品”,更多的是拼服務。那么多在網上賣東西的,賣的商品又都是一樣,為什么我要選凡客或京東?這就得看你們物流夠不夠快,你們的送貨人員到了別人家里會不會自己套上鞋套,產品有問題能不能及時退貨退款。

  在線教育也是一種服務。華圖網校并不是把課程提供給學生就了事,只要學員報了班,華圖會給他配班主任、輔導老師,為了配合在職人員的時間,每天晚上大概6點到9點之間有兩小時互動類的直播課程進行知識點講解,沒學會就再學再講解,直到學會了為止,甚至有不懂的老師會單獨打電話過去一對一講解。“一切以學員利益為先”這句話不是夸夸而談,華圖網校的實際操作大有新東方廚師學院“一學就會,包教包會,不會退款”的氣勢。

   做在線教育的人是更IT好還是更懂教育好?

  這個問題李品友其實就是一個答案。他是學生物學出身,之后做了幾年出版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從07年才開始做線上教育,但是比很多IT出身的人更懂互聯(lián)網產品的設計。“在線教育大家都在摸索,但是做這一塊,最好還是要懂教育,有一定的教育行業(yè)工作背景會更好。”

  拿教學視頻來說,李品友有一些心得:高清、老師要長得好看(這是幾年前的說法,現在李品友已經不太看重了,因為有巧奪天工的化妝技術),必須站著授課,防止講課沒有激情;為了增強感染力,授課時必須有學生聽課,即便后者不出鏡;比如要求老師將一堂課的內容壓縮到20分鐘以內。而這些心得不是因為他懂IT,而是因為他懂人。

  “我不在乎模式先不先進,我只看學員的學習有沒有收到效果。”

  在近一個小時的溝通中,李品友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根據學員們的需要和反應”。他對互聯(lián)網產品的理解就是通過對產品用戶的需求揣摩的出來的,不管是對于視頻教育產品的體驗還是“包教包會”的服務模式,只要知道學員要什么,自然就知道產品要怎么做。比起那些玩概念玩得風生水起的IT達人,李品友卻是以一種返璞歸真的方式摸索出了在線教育的一種方式。

   “批量生產優(yōu)秀老師”的華圖式工業(yè)化生產方式

  在網上,學員可以在最大范圍內自由選擇老師,這會不會造成好老師門庭若市,一般的老師門可羅雀?李品友說在華圖網校,線上的模式對于老師群體的業(yè)務促進作用大于沖擊作用。這得益于華圖一種近乎工業(yè)化的教師生產方式。

  相比老師的個人名聲,李品友更強調“華圖”這個大品牌的效應。華圖網校采取的那種近乎工業(yè)化的方式可以“大批量的生產優(yōu)秀老師”:新老師進來統(tǒng)一進行100天的培訓,針對一種小科目(比如數量關系)進行培訓;60%都是華圖統(tǒng)一的內容,40%的內容是老師自己的,因此老師之間的差異性不會很大。這這種模式的好處是不過分強調老師個人的明星效應,避免了因為名師自立門戶或者跳槽而帶來的損失。在一種工業(yè)化的生產方式下,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加上華圖對老師的待遇在業(yè)內都比較有競爭力,所以網校老師流失率很小。

  “華圖網校最大的創(chuàng)舉在于怎么樣批量地生產優(yōu)秀老師,在業(yè)內應該算是做得最好的。”

  怎么看年輕人對于公考熱情與日俱增的現象?

  “至少有一點:國家通過公開考試招募到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進入國家政府部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以后的管理層應該會越來越好。”